查看原文
其他

「冬至过了那整三天,耶稣降生在驻马店」

明白知识er 人文英华 2022-03-20



耶稣降生在驻马店?

文|明白知识


地球人都知道,耶稣诞生在伯利恒,也就是圣城耶路撒冷的南边。《圣经》里就说了:

「当希律王的时候,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。」

(马太福音2:1)

但在耶稣降生约两千年后,有人却说:

耶稣降生在驻马店。

这不是哪个「野史砖家」的新奇考证,也不是网友「引经据典」的犄角旮旯钩沉,而是出自网络上著名的豫剧选段《耶稣娃》:

「冬至过了那整三天,耶稣降生在驻马店。

三仙送来一箱苹果,还有五斤肉十斤面。

小丫鬟手拿红鸡蛋,约瑟夫忙把饺皮擀。 

店小二送来红糖姜水,喊一声:玛利亚大嫂,你喝了不怕风寒。」

(豫剧《耶稣娃》选段)


01

谁创作了《耶稣娃》?

《耶稣娃》创作于何时,已很难去考证。根据网络留下的痕迹,能看到它曾在2017年及2018年的圣诞期间大火过。

它可能创作于晚清。

这样说不是没有可能。晚清时期,基督教大面积在中国传播,结合中国本土特色而产生的「圣歌」也随之出现。比如晚清著名牧师席胜魔(1835 - 1896,山西临汾人),就曾编写大量配以中国曲调的圣歌,用以传播福音。

1912年,中华内地会还将席胜魔创作的76首圣歌汇编整理,出版为《席胜魔诗歌》一书。

1904年以英文出版的书籍Pastor HSI:One of China\'s Christians(席牧师:一位中国基督徒)封面与内页。
图片来源:eBay,AbeBooks

它也可能创作于当代。

这也符合现实情况。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,中国的重新开放使得基督教再次在广大中国乡土社会传播,一批极具中国乡土特色的「圣歌」又被创作出来。在这股热潮之下,以豫剧/河南梆子形式创作出的《耶稣娃》,出现得合情合理。

而单从网络上所传的《耶稣娃》唱词来看,也可以窥探推测它的创作年代。

依上述《耶稣娃》选段的四句唱词,其中出现了「小丫鬟」「店小二」「风寒」等词汇,这更像是晚清或民初时的用词。

同时,网络上还流传着一段「升级版」的《耶稣娃》,其部分唱词如下:

「冬至节过了整三天,

主耶稣降生在驻马店。

......

驻马店村支书闻讯赶来,

叫一声约瑟夫好兄弟,听俺细剖白。

说起来恁木匠也算无产阶级,

马棚生子皆因那妇幼医院咱住不起。」

这段唱词可能是以原《耶稣娃》为底本升级改编而成,同样讲述了「耶稣降生在伯利恒(唱词中为驻马店)马槽中」的故事。唱词中的「村支书」「无产阶级」「妇幼医院」,则具有明显的当代特色。

但无论是晚清还是当代,《耶稣娃》的创作本质都是确定的:

它是基督教在中国乡村传播的实际产物,是结合乡村民众需求的一种传播手段。

在这种需求中,玛利亚还是那个玛利亚,马槽还是那个马槽,但伯利恒却变成了驻马店。这也许更能体现主对中国乡村的眷顾,增加乡村人民对于主的亲切感。

毕竟,伯利恒远在天边,驻马店却是近在眼前的「宇宙中心」。

如今的驻马店基督天中教堂。
图片来源:微信公众号「河南省旅游局」

但同时,也有人说,《耶稣娃》纯粹是非基督信徒恶搞的段子,其目的是为了抹黑、戏弄基督。

持这种观点的人,多是一些虔诚的基督信徒,他们无法忍受这种带有戏虐、甚至落俗的「圣歌」,也无法忍受这么明显的常识错误。

是的,稍有常识的人,谁又会信主竟然是降生在驻马店呢?

可很遗憾,那些认为《耶稣娃》是恶搞段子的人,在这件事上还真的错了。

在广袤的中国乡土中,类似《耶稣娃》这样的中国传统戏剧「圣歌」数以百计,每年圣诞期间,这些戏剧「圣歌」还会在中国各个乡村教堂轮番上演。

这些都是为《耶稣娃》正名的现实依据,它们所写照的,是真真切切的中国乡村基督面貌

02

中国圣诞的乡土面貌

随便在网络上一搜,类似《耶稣娃》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。

比如豫剧选段《约瑟公,你坐下》与《抬花轿》:

「加百列:约瑟公,你坐下,听俺说说知心话。

......

木匠你成亲后,娶的就是玛利亚。

她没过门就怀孕,知道你心里有牵挂。

孩儿他爹竟是谁,你每天每夜睡不下。」


「各位灵胞,快快预备好。

咱的主二次降临,已在门口了。

主在前面领着路,天使抬着轿......」

还有快板形式的:

「扯皮闲话咱不讲,今天就讲一讲耶稣圣人他滴娘。

要说这,耶稣圣人不一般,亲爹绿了小木匠。」

甚至还有改编自流行歌曲及儿歌形式的:

「世上只有信主好,信主的人儿有福了。

投靠耶稣的怀抱,幸福乐滔滔。」

(《世上只有信主好》)

在微信公众号「上大宗教与全球政治研究院」(属上海大学)发布的一篇随笔中,作者刘义自述道,他曾于2012年12月底到河南南阳地区做调研,在那里看到了老人、孩童表演的一系列基督故事:

「在一个城郊的废弃工厂里,一位老人表演了拉撒路复活的故事。我们看到了用快板演奏的基督教诗歌,也看到了用藏族歌舞对耶稣的歌颂。许多地方条件很艰苦,但他们却洋溢着喜悦。

......

而这种地方色彩的诗歌更容易让文化程度较低的信徒接受和传诵。同『耶稣娃』一样,这里面的很多诗歌都是用河南梆子腔调编排的。」

(刘义《圣诞节里的中国风俗——从河南梆子「耶稣娃」刷屏说起》)

作者还讲到 ,在他们调研期间,曾多次听到一位被称作「羊把」的老人的故事。这位老妇人是一个文盲,但是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基督诗歌,在她去世后,这些曲目仍被当地的基督徒传唱、表演。

在广袤的乡村地区,基督教的受众往往是一些留在村中的老人、妇女,戏剧自然成了他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。

实际上,在河南等一些乡村地区,这些极具传统乡土特色的节目,已经被演绎得「热火朝天」。

它们不仅有上述戏剧形式的:

某教堂内的戏曲表演。
图片来源:新浪微博

也有河南坠子配以现代歌舞元素的:

河南坠子《赞耶稣》。
图片来源:优酷 / Acfun

甚至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上,也有「圣诞老人」出场的京剧剧场:

京剧曲目中的圣诞老人。
图片来源:央视网 / Bilibili

微博用户「艾守义部长」在2015年平安夜的一则发文,更是生动地展现了这一「魔幻」现象:

「我要打110了,隔壁这个教堂搞什么,平安夜你们唱什么河南梆子?还唱一整天!」

而这一「魔幻」现象所表征的,其实并非是魔幻。它更多可能是一种「其乐融融」,就像刘义在实地调研后所说的那样:

「他们却洋溢着喜悦。」

03

「戏曲基督」背后的文明交融

其实,不仅仅是基督教的传播存在着与中国地方戏剧相结合的情况。

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,四川省双流县川剧团便创作出了川剧版的《列宁在十月》。在曲目中,克鲁普斯卡娅称列宁为「相公」,列宁则对克鲁普斯卡娅一口一句「娘子」。类似的作品还有根据苏联电影改编的评剧现代戏《列宁在1918》。

在大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上世纪50至60年代,这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,成为了革命故事传播的通俗手段。

直到2014年,这种创作方式还被应用于当代艺术中。

2014年,在由浙江省科技馆、果壳网合办的「菠萝科学奖」典礼上,一幕科学京剧《三堂会审伽利略》亮相,并迅速在网络上走红。其开场唱词如下:

「乱臣贼子实可恶,不信上帝信科学。

三堂会审伽利略,定要扫除日心说。」

伽利略曾因坚持科学观点而遭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,剧目便以此故事为背景,演绎出一种「坚持科学与真理」的精神,非常契合「菠萝科学奖」的设立宗旨。

2014年「菠萝科学奖」典礼上的《三堂会审伽利略》。
图片来源:《三堂会审伽利略》/ Bilibili

就艺术表现而言,这部剧的台词设计、舞台设计、表演设计等,亦算得上精彩,是一部合格的现代剧目。该剧由网名为「信浮沉」(真名王继涛)的网络达人兼老戏迷创作,依照的底本为京剧《玉堂春》中的《三堂会审》一折。

后来,《三堂会审伽利略》的主演之一「八股档」(真名陈书桐)又以伽利略的故事为背景,创作出京剧《逃国献宝》,并由上海戏剧学院演绎。

从遍及乡村地区的「戏曲基督」现象,到「菠萝科学奖」及上海戏剧学院演绎科学京剧,后者创作剧目的受众明显不再是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乡村老人。

信浮沉等人之所以创作出此类剧目,也许更多是出于对一种艺术元素的体现:

即以「戏曲基督」现象为类比,将「文明融合」中的「乡土特色」内化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。

虽说在有些人眼中,一些「基督戏曲」的内容实在难登大雅之堂,但在大的范畴上,它仍然属于「文明融合」的范畴。

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乡土文化的结合,既是特殊时代的历史需要,也是一种历史进程的必然。实际上,基督教在西方的传播,也经历了希腊化」「罗马化等历程,甚至还经历了一个可口可乐化的历程。

圣诞老人的历史原型是一个叫做圣尼古拉(约270-343年)的基督主教。在后来的文化传播中,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圣诞老人形象及传说。直到1930年代,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绘制了一套穿着红、白相间颜色衣服的圣诞老人,这一商业行为反倒风靡全球,最终成了全球几乎所有地区的圣诞老人形象。

1843年的一幅圣诞老人形象,身穿绿色衣服。
图片来源:Wikipedia

而在古老的中国,基督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尝试,早已开启。

四百多年前,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时,就意识到了基督「中国化」的问题。于是,他们变通地改为身穿汉服,钻研儒学,与儒生、士大夫交好,找到了一条很好的传教之路。

不仅是基督教,就连清真寺在中国的修建,也未必一定是大穹顶的伊斯兰建筑风格。在中国境域内,保留下来的很多清真寺建筑,完全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样式。

位于保定市的清真西寺,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。
图片来源:知乎

而关于基督文明与中国乡土的融合尝试,除了「戏曲基督」外,值得一提的还有民国时期的「国画基督」。

1925年,辅仁大学在北京成立。作为一所带有宗教性质的学校,辅仁大学美术系在30年代形成了一个独特的「天主教画派」。

所谓「天主教画派」,即以中国画的艺术手法绘写基督故事。这种绘画猛一看是副「原汁原味」的中国画,有山水,有鸟雀,人物还穿着传统的中国服饰。

但是细看起来,其中又有着不少基督元素。

辅仁大学毕业生、助教陆鸿年所绘一幅「国画基督」,落款「陆鸿年敬绘」。

当时,国画家陈缘督在辅仁美术系任教,在他的带领下,天主教画派正式形成。其学生陆鸿年、王肃达等人,共同成为了这一画派的核心人物。

「天主教画派」的一幅绘画,落款「白慧群敬写」。

陆鸿年作品其二。

虽然与「天主教画派」相比,乡村地区的「基督戏曲」在技艺上并非多么纯熟与高超,但二者在「文明融合」的本质上却是相同的。

文明的传播、融合都是一个自发过程。从远的来说,有利玛窦与中国儒士的交流(如徐光启、南昌大儒章潢等);从近的来说,也有乡间大众的戏曲创作与演绎。

与徐光启、章潢相比,这些乡间民众在知识层面上虽然不及,但上至儒生士大夫、下至乡间民众,他们都用自己所热爱的学术或艺术方式吸收着这一外来文化,表现出对他者文化的极大包容。

文化交流是人类永远不变的主题与真谛。而在近现代历史上,面对西方文明的到来,我们始终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困境,即「崇洋」与「反洋」攻讦不断。

而真正的文化自信,应该是既能对他者文化敞怀接纳,又能对自己的文化做到不卑不亢,这两种姿态也许并不冲突。

但在如今的舆论场上,仍有一些「抵制洋节」的声音存在。也许,他们认为,真正的「独立起来」就应该是杜绝一切外来因素,而杜绝的手段就是喊打喊杀的抵制。

但是这种对抗性的思维明显是浅层且有害的,反倒衬托出了骨子里的不自信。

就像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一篇散文中写道的那样:

「崇洋与反洋,我们都是别人的奴隶。」

最后,祝大家各种节日快乐。

参考资料

刘义. 圣诞节里的中国风俗—从河南梆子“耶稣娃”刷屏说起. 上大宗教与全球政治研究院,  2018-01-27.

马宁. 川剧版《列宁在十月》. 中国戏剧网, 2017-09-17. 

科学京剧《三堂会审伽利略》. 山西戏剧网, 2017-08-03.

吴涛. 20世纪初天主教绘画中国化的尝试—以辅仁大学为例. 中国宗教, 2020.

视频: 三堂会审伽利略. 菠萝科学奖, 2014.





宗教学家休斯顿·史密斯认为,人是意义的动物,在人类历史相当长的一部分,宗教都是生产意义最强大的机制。信仰什么不重要,更重要的是要有信仰。各大宗教,方式有所不同,但核心都是一样的,就是一种意义生产机制——信仰。可见,宗教对人类文明而言,具有永恒的价值。

为此,人文英华诚荐休斯顿·史密斯的《人的宗教》,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,公认的宗教史权威,本书汇集作者三十年教学与研究的成果,深入分析了佛教、犹太教、伊斯兰教等世界级宗教的关键智慧,被称为“世界宗教的教科书”。

其实,许多现代国家的形成,宗教都曾起到关键作用。不管是西方,还是中东,宗教几乎无处不在,可以说不理解宗教,不仅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意义世界,也无法真正理解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精神结构和行为的逻辑。

在整个世界被技术重塑,“意义”被现代性解构殆尽的今天,阅读这本《人的宗教》,不仅在最短的时间内,读懂世界上主要宗教的教义与历史,更帮助我们真正理解何为信仰,以及从何处寻找信仰。

识别下图二维码,即可一键收藏,寻找信仰,探寻人生奥秘。


▍延伸阅读

有信仰的人,终究会幸福一点点

王鼎钧:母亲的信仰

葛剑雄:信仰缺失,风水盛行

赵晓:信仰,市场经济的灵魂

徐晓:我还没有被上帝选中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